资讯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沪卫宣传〔2025〕3号

2025.03.11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委直属单位,各市级医疗机构,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

现将《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3月7日

 

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新闻宣传

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抓好新闻宣传、舆情处置、文明创建、卫生文化、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为本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一、完善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完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卫生健康新闻宣传工作制度,以制度化规范各项日常宣传工作。落实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完善系统内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引导,组织开展选题策划、信息交流、培训演练等。紧紧围绕全委中心工作,加强卫生健康重大政策、重要文件、惠民举措的发布和解读,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市民健康获得感。

二、深化卫生健康主题宣传。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服务百姓健康行”“十四五”成就报道等系列宣传活动,围绕“顶天、强腰、立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品质提升、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优化重点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工作,通过主题宣传、现场采访、新闻发布等形式,广泛宣传上海卫生健康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做强主流舆论。加强医疗对口支援宣传,做好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宣传报道。

三、强化媒体科普宣传。强化“大卫生”“大健康”,加强与中央和上海主要媒体的沟通,深化与上海电视台、上海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上海发布等市级媒体健康科普平台合作,增强媒体健康科普品牌栏目的权威性、影响力,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习惯。

四、推进新媒体工作。发挥卫生健康类新媒体的矩阵作用,持续开展“上海市十大健康新媒体”推选活动,提升上海卫生健康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举办“医声医视”短视频征集活动,挖掘医务人员暖心故事、动人瞬间,真实记录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推送“上海暖医瞬间”“和谐医患在申城”“医者初心”等话题,弘扬卫生健康主旋律。开展“援摩人的小故事”系列宣传,进一步展现中摩卫生合作,彰显大国担当。研究制订《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医疗卫生人员“自媒体”健康发展工作指引(试行)》,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新媒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推动卫生健康系统新媒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网络引导能力和队伍建设。加强重大网络舆情风险联动处置,落实重大政策发布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做好隐患排查和有害信息巡查。提升舆情应对能力,落实各办医主体责任,建立监测预警、风险排查、研判分析、引导管控、报告通报全链条工作机制。开展舆情典型案例回顾性分析。探索重点舆情、高风险舆情线索核实与口径拟定同步工作模式。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完善网络谣言“发现-核实-辟谣-处置”协同机制,积极推动行业“正能量”网络传播。推动卫生健康系统不同层级网络宣传队伍“建、管、用”体系建设,分级分类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创建为民惠民,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促进卫生健康行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加强文明创建的过程管理,巩固医疗卫生行业的上海市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单位创建。结合“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文明创建专项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

七、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推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上海特点的先进典型,统筹做好行业先进典型、市级先进典型和全国重大典型的推介宣传,讲好典型人物故事,大力弘扬卫生健康系统正能量。完善先进典型常态化选树机制,积极推荐“最美医生”“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等。开展2025年“上海好医生、上海好护士”“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上海市优秀社区卫生管理者”选树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精神内涵挖掘和表现形式创新,扩大社会影响力。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走进现场主题活动。

八、持续改善医疗文明服务。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服务提升为目标,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积极打造高质量医疗服务品牌。支持、指导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开展市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工作。做好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窗口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系统窗口服务水平。围绕中心工作和“3·5”学雷锋纪念日、“12·5”国际志愿者日、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医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医务社工和志愿服务联动优秀项目”推选活动。

九、繁荣发展卫生健康行业文化。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卫生健康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打造上海特色的卫生健康文化。聚焦加强新时代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做好医院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医院文化建设水平和医务人员、患者获得感。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生动实践,开展卫生健康文化品牌塑造活动,推出一批体现新时代特色、易于学习借鉴的卫生健康品牌项目。

十、做好意识形态相关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域性卫生健康信息发布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信息发布风险评估、审核、舆情监测与处置。管好用好意识形态阵地,站稳舆论阵地,严肃宣传纪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打造立场坚定、本领过硬、敢于亮剑的意识形态工作干部队伍、网评人才队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培训和交流。

十一、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推进2025年市卫生健康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本市卫生健康系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推动本市卫健系统各单位按照工作要求开展日常思政工作。积极开展卫生“三下乡”工作,切实为郊区百姓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加大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