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关于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沪爱卫会〔2023〕4号

2023.03.09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2023年4月是第35个爱国卫生月。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爱卫会)决定,从2023年3月20日—4月30日,统筹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镇创建巩固工作,在全市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开展春季爱国卫生系列活动,强化预防为主意识,倡导文明健康行为,改善城乡人居面貌,打造卫生健康环境,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养成卫生好习惯,共享健康好生活”为主题,旨在充分动员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从改变陋习、清脏治乱、治理四害入手,引导全市上下积极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涵养文明健康社会风尚,建设健康美丽宜居家园。

二、组织实施

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原则,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区爱卫会)负责整体组织协调、实施推进、督查指导;各街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街镇爱卫会)负责辖区内活动的组织发动、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全市各类机关、团体、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驻沪部队等要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做好各隶属单位的动员,全力支持爱国卫生月活动。

三、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根据节点,包括三项集中行动。各区要按照自身实际,结合节点和日常工作分步落实,全面推进:

(一)开展“文明健康知行合一”为重点的健康教育集中宣传行动(2023年3月20日—3月31日)

各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要以“知行合一,健康之道”核心知识要点为主要内容,关注市民日常生活,加大对爱国卫生月和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主题的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树立健康理念。

一是广泛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抓住春季天气变暖、群众户外活动增多的时机,各区组织街镇加强社区居民宣传发动,通过健康大讲堂、健康科普巡展等形式,传播文明健康行为、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心态乐观、合适膳食、公筷公勺、健康自我管理等健康生活方式,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动员市民群众走向户外,愉悦身心,促进健康。活动期间,各区要组织一批专家和志愿者深入场所、村居进行宣讲,广泛传播“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进一步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是提升群众卫生防病能力。春季是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广泛开展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科普宣传,及时准确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倡导群众自觉养成平时勤洗手、日常多通风、科学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健康自我监测和及时主动就医意识,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是关注市民卫生健康行为养成。引导广大市民增强文明健康意识,结合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组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志愿者,集中开展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抽吸游烟的宣传教育和巡访劝阻行动,做到卫生行为讲一讲、行为陋习管一管、散在垃圾拾一拾,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社会声势,促进市民养成良好文明健康行为,提升城市形象。。

(二)开展“社区村庄环境清洁”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改善行动(2023年4月3日—4月15日)

各区结合卫生城镇创建、文明城区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总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前期工作中存在的环境卫生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全面发动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查盲点、补短板、促整改,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清洁活动,努力创造良好卫生防病环境。

一是聚焦人群密集场所整治环境卫生。各类学校、医院、机场车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建筑工地、餐饮饭店、市民办事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人群密集场所要组织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清理积存垃圾杂物和卫生死角,加强日常卫生保洁,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切实落实常通风、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洗手设施,规范、常态、科学开展消毒消杀。

二是聚焦广大农村整治环境卫生。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强化环境卫生清理,完善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立并落实保洁制度,做到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及时转运、封闭管理、日产日清。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动员广大农民做好宅前屋后的环境清理,维护农村户厕,取缔旱厕(小粪缸),整治乱堆杂物、乱扔垃圾现象,牢固树立良好卫生意识。

三是聚焦城市重点场所整治环境卫生。加大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建筑拆迁工地等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区域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门责制度,及时清理垃圾和废弃物。组织引导群众做好家庭卫生大扫除,积极参与公共环境卫生清洁活动,全面清理暴露垃圾,清除各类积水、污水,消除乱停乱放乱贴等“十乱”现象,努力创造良好公共卫生环境。

四是聚焦机关企事业单位整治环境卫生。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制度,组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办公和生活场所卫生,保持办公室内外、单位内部整洁卫生,落实门责制度,保持单位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加强公共物品及公共区域预防消毒,完善洗手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是加强农贸市场日常管理。各区、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场所的日常卫生管理,定时清扫市场内外环境,清理卫生死角,及时密闭收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加强市场管理,切实规范水产品售卖,坚决禁止活禽销售。

(三)开展“改善环境防蚊灭鼠”为重点的春季病媒生物防制行动(2023年3月20日—4月30日)

春季是病媒生物孳生繁殖的重要时段,也是做好病媒生物防制的有利时机。要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病媒生物孳生重点场所和部位,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制,降低蚊、鼠等重点病媒生物密度,有效预防媒介疾病发生。

一是组织开展春季统一灭鼠活动。以原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农村地区,老旧小区、农(集)贸市场、建筑(动拆迁)工地、商场超市、餐饮行业、商务楼宇等易受鼠类侵害的场所为重点,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定期巡查,强化防鼠设施维护和灭鼠投药工作,加强对重点场所防灭鼠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二是动员社会开展早春蚊虫控制工作。结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开展虫害孳生地控制,重点清理室内外各类积水容器和垃圾杂物,对不能清除的积水和积水容器,通过投放鱼苗或灭蚊幼剂减少蚊幼。组织专业队伍以各类地下空间、餐饮行业、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开展早春蚊虫集中消杀,减少第一代蚊幼和成蝇的繁殖。

三是加强重点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要督促各类老旧小区、建筑工地、环卫设施租、地下空间等重点场所,以及公共绿地、旅游景点、大型商体等人群集中活动场所的日常防制工作,组织专业病媒防制队伍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同时发动各类场所开展以清垃圾、去积水、堵鼠洞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治理,从源头上铲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持续加强农村地区防蚊灭鼠工作。

四是启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工作。青浦、闵行、长宁三区要根据活动安排和区域实际情况,全面启动会议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工作,对重点场馆和周边重点区域病媒生物孳生(栖息)环境开展调查,组织专业队伍落实灭鼠防蚊专项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虫害密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爱卫会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对爱国卫生月、健康教育周等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周密部署,做好各项集中行动的组织发动、服务指导和检查推进,从改善民生环境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倡导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达到以月促年的目的,加快落实新时代爱国卫生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二)加强条块联动

坚持以市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的原则。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区、街镇、村居(单位)、楼组的爱国卫生五级联动模式,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另一方面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责,主动协调配合,强化行业管理,认真落实各项活动安排,结合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鼠类与蚊虫繁殖高峰期的环境特征和工作要求,策划开展集中专项行动;积极引导市民群众维护家园环境、讲究卫生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爱卫办、文明办要与相关创建巩固活动有机结合,与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配合,动员最广大市民群众、单位职工、青年、妇女等志愿者群体、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住建部门要持续做好各类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指导房管部门组织物业管理单位做好居住区环境保洁、蚊虫孳生地控制以及清理宠物粪便宣传劝阻工作,指导城管部门开展沿街商户等场所的卫生宣传教育。绿化市容部门要做好公园绿地、社会公厕、垃圾集中收集点的环境清理和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三)推进常态管理

各区要组织好国家卫生区镇巩固工作,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履责配合、居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全域卫生城镇创建和巩固提升。要继续深入学习掌握创建标准,认真落实好各项整改工作,不断巩固卫生创建的工作成果,确保问题发现、整改督办、监测评价等长效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要积极开展卫生健康街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建设,持续改善健康环境,提高健康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夯实健康上海建设的微观基础。 

附件:1.第35个爱国卫生月重点活动安排

2.春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3年3月6日

附件1

第35个爱国卫生月重点活动安排

1.第35个爱国卫生月启动:3月22日为市级启动日,在嘉定南翔古漪园举办爱国卫生游园会,包括发布2022年度市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知行合一,健康之道》知识读本签售及现场市民互动等活动。各区于3月22日-3月28日,结合爱卫月主题,分别启动区级相关活动。

2.健康大讲堂线上直播课:3月25日围绕维护身边的健康环境、培养市民的健康行为等主题,邀请专家讲授健康生活知识技能和实用信息。

3.全市统一大扫除活动:3月30日为全市爱国卫生义务劳动集中行动日,各区要充分动员,组织居民小区、农贸市场、沿街商户、结合部和重点单位等,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各类文明单位、健康单位以及机关党政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义务劳动。

4.春季统一灭鼠投药:3月20日-31日为全市统一春季灭鼠投药周,各区组织专业队伍强化毒鼠饵站的巡查、维护和投药,引导社区居民填堵缝隙,清理居室及周边环境的散在垃圾、杂物堆放,做好居家防鼠灭鼠。

5.早春蚊虫集中控制:4月10日-14日为早春蚊虫集中控制行动周,各区动员社区、单位开展孳生地巡查和重点场所成蚊控制,疏通沟渠、翻缸倒罐,清除积水环境;对成蚊密度较高的区域,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消杀控制。

6.爱国卫生大巡查活动:4月中下旬,组织行业主管、职能部门和志愿者,联合开展爱国卫生大巡查活动,加强群众监督,提升市民满意率;择时开通12320热线服务,接听市民来电,为爱国卫生建言献策。引入第三方评估,做好工作抽查,评估结果作为国家卫生区巩固的重要依据。

 



附件2

春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冬春之交,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易发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及过敏性疾病等。为预防相关疾病,形成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1.摒弃卫生陋习,减少疾病传播

病菌可随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或在痰液中生存,从而传播疾病。出门请随身携带纸巾,在公共场所不要随地吐痰,将痰液用纸巾等包裹后丢入垃圾桶。乱扔垃圾不仅影响市容环境整洁,而且容易孳生蚊蝇鼠蟑等有害生物,增加疾病传播风险。请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自觉保持环境卫生。饲养宠物时也应该注意文明饲养,不要随地留弃宠物粪便。此外,请吸烟者尊重他人的健康权益,不在室内吸烟,也不要吸游烟,吸烟时请至指定的吸烟点进行,在外随身携带小容器用来收集烟灰和烟蒂,最好尽早戒烟。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

春季是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市民应做好预防,可提前接种相关疫苗,避免去人群聚集地、勤开窗通风、不食不洁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等,同时要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提高抗病力。还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一旦生病,注意休息、及时就医。

3.注意居室清洁,防控早春蚊虫

居室内外日常勤清洁、打扫,清除卫生死角,保持良好环境卫生。注意防控早春蚊虫,及时清除床底下、家具背面、水池下面的灰尘,拍打飞出的成蚊;丢弃无用的容器,暂存容器倒置或加盖;及时清理积水、水培植物,花盆托盘不积水;居室安装纱门纱窗,备电蚊拍、蚊香、气雾剂等防蚊灭蚊用品,外出活动备驱蚊用品防叮咬。

4.注意日常防护,预防过敏性疾病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有过敏性疾病或者过敏性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在花粉密集的地方逗留,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面纱等,回家后应立即洗脸、换衣服,尽可能地清除过敏原。外出前提前涂好防晒霜,戴帽或使用遮阳伞,并穿浅色长袖衣衫,尽量少吃或不吃光敏性食物,如:苋菜、菠菜、泥螺、马兰头、芹菜等。外出游玩时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裸露面积,尽可能减少虫咬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