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步入常态化

2021.02.2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日前,第四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158个产品进入拟中选名单。本轮集采共纳入45个品种、80个品规,其中包括8个常用注射剂品种。
       国务院办公厅1月28日印发的《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指出,对通过(含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采购范围;符合条件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即启动集中带量采购。积极探索“孤儿药”、短缺药的适宜采购方式,促进供应稳定。“一致性评价工作从2017年9月启动,在2019年及以前以口服固体制剂为主,2020年则重点围绕注射剂开展,目前工作成效已在带量集采中有所体现。”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副主任周思源看来,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成果进一步满足了公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迫切需求,也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减轻公众用药负担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集采品种扩容奠定基础
       自2018年11月国家启动“4+7”药品集采试点以来,短短两年时间,药品集采从试点到全国扩围,并逐步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运作。
       药品带量集采政策实施两年多,成效非常显著:在前三批全国药品带量集采中,药品平均降价54%,每年节约费用530多亿元,惠及亿万患者;第四批集采拟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96%。公众药费负担减轻的同时,用药的质量层次也显著提升——患者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比例从“4+7”试点前的50%上升至90%。此外,中选企业按各地要求签订购销协议,也保障了集采药品的供应。
       众所周知,对国内仿制药企来说,想要参与集采竞价,争夺可观的市场份额,一个重要前提便是通过一致性评价。“一致性评价加速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国产仿制药达到和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水平,为公平竞争提供了质量基础,也为带量集采一次次品种扩容带来了‘底气’。”周思源表示。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累计通过和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审评的品种已达445个,约占常用化学药品的三分之一。包括口服固体制剂321个;注射剂86个,其中包括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用药等临床常用药;其他剂型38个。
       在前三批全国药品带量集采中,分别有25、33、55个品种的药品中选;第四批集采名单则纳入了45个品种,并出现了氨溴索注射剂、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剂、布洛芬注射液、多索茶碱注射剂、帕瑞昔布注射剂、泮托拉唑注射剂、硼替佐米注射剂、注射用比伐芦定8个注射剂产品,均为医疗机构临床常用药品,占集采目录总品种数的18%,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这几个集采的注射剂也是企业申请一致性评价的热门品种。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重复申报均有10个以上,多索茶碱注射液也有5家以上申报。”药审中心化药药学一部副部长王亚敏表示,自2020年5月启动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以下简称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顺利推进,为第四次带量集采打好了实施基础。
                                                                                   建立机制加速审评
       2020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正式启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公告》要求,药审中心应当在受理申请后120日内完成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
       “当时积压了620件申请,此后更有大批注射剂争相申报。既要尽快解决此前积压的申请,也要确保新的申请在120天完成审评,审评压力非常大。”周思源表示,为此,药审中心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确保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高效开展。
       《公告》发布当日,药审中心即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化学药品注射剂(特殊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3个技术文件,对持有人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撰写申报资料予以指导。
       与此同时,药审中心制定了《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审评工作组,对评价工作中遇到的无明确原则的管理或技术问题等,随时发起讨论,并予以解决。在立卷审查、技术审评、合规协调、检查检验等环节上,齐头并进,全力加快审评速度。此外,药审中心还根据评价品种的具体情况,细化分类处理措施,严格执行一次性发补,明确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注册核查的随机原则,加大对按时限完成任务的督导力度。
       为更好地指导企业研发,药审中心于去年8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研讨会,系统介绍了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工作概况、技术要求、指导原则、启动检查检验、参比制剂遴选、包材相容性、杂质研究、原辅料关联审评等内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线上交流答疑。
       “目前,620件注射剂一致性评价遗留品种已处理完毕,一致性评价按时限完成率已连续8个月保持在95%以上。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进入常态化。”周思源表示。
                                                                      为公众提供可信任的高质量仿制药
       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化学药品注射剂共约1500个品种,药品批准文号约3.2万个。“一致性评价工作以公众用药需求为导向,医疗机构临床常用药品尤其是大品种注射剂的一致性评价是工作重点。”周思源表示,随着注射剂过评产品的增多,预计今后将有更多注射剂被纳入国家集采,“在医药企业和药品审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患者已经有了一批可以信任的高质量仿制药。可以说,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成果已经惠及老百姓的日常用药。”
       王亚敏介绍,按照一致性评价要求,参评注射剂应达到与参比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企业应基于产品的目标质量概况和关键质量属性分析,强化工艺理解,加强工艺研究和控制。对临床价值明确但无法确定参比制剂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无须开展一致性评价,但鼓励持有人按照相关指导原则开展药品质量提升相关研究。此外,特殊注射剂与普通注射剂相比,质量及其活性成分的体内行为受处方和工艺的影响较大,可能进一步影响制剂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有人应基于制剂特性和产品特征,采取逐步递进的对比研究策略。
       “对仿制药企业来说,开展一致性评价是一项药品质量提升行动,企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时间,反复进行等效性实验,进一步加强对原研药各项指标以及技术与工艺的再研究。”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表示,未来,按照新的注册分类办法,新申报的仿制药将完全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与疗效一致的原则进行审评,只有制剂处方工艺达到原研药水平的药企才有希望不断获批新产品上市;仿制药市场只会保留质量水平高、能尽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低水平仿制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企业必须尽快进行质量攻关、工艺改进和技术提升。”王学恭表示。
                                                                                                                                文/中国医药报记者陆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