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的通知-沪卫中管〔2024〕4号

2024.07.25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读要 AI 摘要:

各区卫生健康委:

根据本市2023-2025年民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有关工作部署,2024年我委将开展第二批建设项目。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通过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提高诊疗水平,扩展诊疗病种和技术,优化门诊布局,加强设施设备配置;依托中医四大区域医联体新一轮的一区一品牌建设、中医优势病种推广“631计划”和55个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优化基层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学术传承和创新,把社区建设成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

二、工作要求

1.申报单位: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单位条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具备良好的中医药工作基础,将中医专病专科建设纳入中长期规划,是上海市中医医联体和专科专病联盟建设成员单位,与区域内二、三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3.周期和目标:经过两年建设,达到《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标准(试行)》(见附件1)相关要求。

4.名额分配:2024年全市立项资助建设70个项目,根据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和年度考核情况确定名额(名额分配见附件2)。鼓励积极申报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方向的专病专科,同等条件下将给予优先考虑。各区可根据计划设立若干孵化项目,参照市级要求开展工作。

5.建设经费:每个立项资助项目经费30万元,其中5万元由市级引导支持,其余由各区和项目单位保障。

请各区卫生健康委对照建设试行标准开展遴选,并指导各单位填写《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任务书》(见附件3),于2024年8月16日前将建设任务书(一式四份)统一报送至上海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地址:静安区天目中路538弄北苑大厦1号楼705室,请注明“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区材料”)。

附件:1.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2.2024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名额

3.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任务书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7月24日

附件1

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一、基础条件

1.将中医专病专科发展纳入中心中长期规划,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绩效考核补偿机制,为专病专科发展提供保障,患者满意率和知晓率分别达到90%以上。

2.开设具有独立诊室的专病专科门诊,配备中医综合治疗区域和相应设施设备。诊室外悬挂统一的名称(如: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颈椎病门诊等),公布出诊人员(包括上级医院专家)和出诊时间等安排。每周开设专病门诊不少于2个半天(中药饮片为主的专病门诊可酌减),开展专科建设的不少于4个半天。

3.配备有中医药健康管理及文化传播设备。

4.建立健全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周期内相关专病专科无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二、诊疗服务

1.诊疗中充分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原则上,以中药饮片为主的专病专科门诊开具中药饮片的挂号数占该门诊挂号总数的比例≥60%;以中医非药物疗法为主的使用非药物疗法的挂号数占该门诊挂号总数比例≥60%;以综合治疗为主的开具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挂号数占该门诊挂号总数的比例≥60%。

2.制定并优化符合社区实际的中医专病诊疗方案。开展专科门诊建设的应包含2-3个中医优势病种。定期进行疗效评价,优化协定方和诊疗方案。鼓励有条件的中心进行院内中药制剂开发。中医诊疗水平在行业内得到认可。

3.鼓励挖掘特色中医药疗法,结合本单位传统制定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并不断评估和优化,原则上1个中医优势病种应使用不少于3种特色中医药疗法。

4.发挥中心在中医医联体的基层作用,积极参与中医优势病种推广“631计划”。至少聘请1名上级医院专家,与上级医院开展中医骨干人员双聘,开设专病联合门诊,畅通上下转诊。

5.全面实施《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临床版2.0》(2022汇总版)ICD代码、《中医病证与分类代码》(2021版)TCD代码,明确优势病种中西医病名和诊断代码,持续开展优势病种跟踪监测与评价。

三、人才团队

1.专病专科的医护团队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原则上,专病中医医师应不少于2人,专科中医医师应不少于4人。鼓励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优势病种疗效。

2.原则上,专病负责人应为满5年的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专科负责人应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在优势病种诊疗上有丰富经验和鲜明中医思维,疗效明显,中医特色突出。

3.有固定的专家顾问团队。聘请上级医院名中医作为专科专病发展学术带头人,定期指导发展。

四、传承与创新

1.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或开展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

2.围绕优势病种的防治康和慢病全程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承担或参与区级以上科研课题或项目。

3.发表至少1篇围绕专病专科防治康、全程健康管理、中医技术推广等方面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鼓励出版或参编专著。

五、充分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

1.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举办与优势病种相关的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开展适宜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使用的穴位按摩、艾灸、功法锻炼等保健技术培训。

2.通过自媒体、微视频、公众号、培训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面向居民开展科普宣讲,提高居民中医健康素养。每年至少录制一个与优势病种相关的短视频开展宣传。附件2

2024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名额

序号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

建设数量

1

黄浦

10

3

2

徐汇

13

4

3

静安

15

6

4

长宁

10

3

5

普陀

12

4

6

虹口

8

2

7

杨浦

12

4

8

闵行

14

4

9

宝山

18

6

10

嘉定

13

5

11

浦东

47

11

12

松江

17

5

13

金山

11

2

14

青浦

12

3

15

奉贤

17

6

16

崇明

18

2

 

备注:根据各区社卫中心数量和2023年社区中医药综合指数考核情况确定各区建设任务名额。